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虽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2010年尚未开工,但西南大旱已令该工程在业内备受争议。
中国水利水电科研院专家刘树坤称,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也应重新评估。
而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野称,从长远来看,南水北调还是合理调配水资源。今年西南旱情比较特殊,只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与整个气候状况有关。
他还表示,就长江而言,每年从长江口流出的水量达9000多亿立方米,而南水北调三线调水量不超过450亿方,不超过长江水量的5%。因此从多年水量上来讲,旱情不影响调水,也没有长江上游无水可调的担忧。
复旦大学资源环境专家戴星翼称,“与其调水,不如节约用水”。他表示,中国应该学习以色列,大面积普及滴灌系统。如果搞滴灌系统的话,同样的水灌溉面积可以大十几倍。
公开资料显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按2000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第一、二期工程静态投资合计为1110亿元,调水90亿m3;第三期工程投资额为1930亿元。西线工程分为三期建设,第一期工程调水40亿方,第二期调水50亿方,第三期调水80亿方。
2009年11月24日,水利部称,根据中央政府批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取水范围都在长江流域,不包括西南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等河流。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