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的苦苦等待,沿海核电项目重新开工似乎就在眼前。
山东荣成石岛湾一期、辽宁葫芦岛徐大堡一期、广东陆丰一期和辽宁大连红沿河二期等四大沿海核电项目将获得国务院批文的消息,自9月25日以来甚嚣尘上。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三年多后,中国核电业转折点即将开启。
然而,在今年中央高层“开工一批沿海核电项目”的三令五申下,让核电企业们伤透脑筋的不只是原来被暂停的获批项目重新开始上马,还有抢占适合建设新核电站的“风水宝地”。新址已经成为了核电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另一处没有硝烟的战场。
9月29日,最新披露的中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依然将延续原来的“南多北少、沿海多内陆少”的核电布局。
但是,一个核电站最终落子需要迈过国家层面重重关卡:越来越多的涉足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与顾及百姓阻力之间的摇摆不定等诸多坎儿。“这实际上是一场豪赌,往往选十个核电站厂址仅有一两个获批上马,就算是幸运的,”电力行业资深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吴疆告诉经济观察报,“也可以说是一种风险投资。”
这牵引出核电站选址背后玄机,一个核电站落子何处涉及政府、企业、百姓等多方利益博弈的复杂戏码。
核电“春再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0月10日一早,北京城CBD建筑在雾霾中若隐若现,宛如海市蜃楼,全国多地已连续几天沦陷其中。与此同时,中国多种能源诸如煤炭、钢铁、光伏、风电等均陷于产能过剩的泥潭,这反而成为核电业重新拨云见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煤炭、钢铁等传统能源领域企业深陷泥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进入低谷期之时,核电行业今年短短一年内,得到中央高层的八次表态支持建设,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海外时频频变身该行业的“推销员”。“出口一个核电站相当于出口100万辆桑塔纳轿车”的说法,便是今日核电业的真实写照。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国家面临着碳排放压力,加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目前都存在不稳定性,而核电则是非常稳定的,所以国家要大力发展核电,未来核电发展空间比风电、太阳能大。
让人吃惊的是,目前中国在运核电机组已达20台,而在建核电机组31台,在建核电机组占世界在建规模的40%,位居世界第一。
作为中广核集团董事长的贺禹连日来到处奔波,9月25日还在北京参加国资委的一个会议。巧合的是,同一天便传来四个沿海核电项目将拿到国务院批文的消息,其中有两个为中广核所有和控股,包括陆丰一期和红沿河二期核电站。而其余两个则花落中核集团和华能集团,分别为辽宁徐大堡项目、山东荣成石岛湾核电站。
几家核电企业纷纷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其手握的一些沿海核电项目前期准备已就绪,其中包括将获批的四大项目,只等国务院“一声令下”便可开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经济观察报,上述被传将获批的四大核电项目中有的项目年内开工几无悬念。今明两年恐将有更多的沿海项目将开工。
而疑问是,虽然上述四个项目均属于之前已获批后因日本福岛核事故而搁浅的项目,但是依然有包括山东海阳二期、浙江三门二期、福建福清三期等也都具备开工条件,缘何政策重新开闸后的首批宝贵批文,却将花落上述四大项目的头上?
吴疆告诉经济观察报,核电站最终能否上马,牵扯到的因素颇多,但是这也与核电巨头的前期核电站选址工作密不可分,选址工作原本就复杂浩大,但是在外界看来各种条件均有标准可依,实际上却有着深不可测的玄机。
重重关卡
在媒体披露发改委拟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重新开工消息的同时,拥有在运核电机组达11台、拟建核电机组12台左右的中广核迎来了20周年的诞辰。
有意思的是,经济观察报记者于9月25日实地调查中广核发端地——大亚湾核电站时发现,距离大亚湾核电站两台百万千瓦机组仅几千米,便是岭澳一期的两台百万千瓦机组,而再往前走,则是岭澳二期的两台百万千瓦机组。
与大亚湾核电站扩建类似的是,中核集团核电站发端的“大本营”浙江秦山核电站也于此前扩建为三期核电站,而且离秦山核电站距离不远便是扩建的方家山核电站。
缘何核电巨头们如此热衷扩建?一位核电企业内部人士则对经济观察报透露,这是因为核电站前期选址从拿到“路条”,到开工建设,程序严格复杂而且所需时间漫长,如果扩建则所需程序比较简单,时间也较短。
但是上述核电企业内部人士称,现在核电站最大规模一般均在6个机组即六百万千瓦规模,所以核电企业通过扩建方式规避厂址审核程序,仅适用于早前规模较小的核电站。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四大沿海项目被传将获批,几大核电企业表示准备就绪的沿海项目有六七个之多,但他们强调,目前并未接到来自国务院的开工批文,“与其他行业所不同的是,一个核电站到底是否可以开工必须经过国务院审核批准,而核电的主管部门发改委以及能源局也至关重要,因为它们是向国务院递交开工申请的部门。”一位核电企业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如是说。“而核电企业试图让项目尽快获批,恨不能一个月30天都往发改委及能源局跑”,上述人士笑称。
国家核安全局内部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核电站选址要符合防震、防旱、防洪、核污染可控等一般性原则,需要核电专家小组的各项评测,还要经过地震局、水利局、核安全局等诸多部门的审查,然后报给能源局,并由发改委上报给国务院最终核准才能开工。
正是由于关卡重重,核电站前期选址工作就尤为重要。
国家能源局相关规划显示,核电站选址操作复杂而且时间较长,在选址过程中要研究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密度与分布、土地及水资源利用、动植物生态状况、农林渔养殖业、工矿企业、电网连接、地质、地形、地震、海洋与陆地水文、气象等历史资料和实际情况。
一位参与核电选址工作的人士称,核电站选址犹如选美,因为条件太多,如果只盯住一个候选厂址,出现一个颠覆性问题就毁了。所以,往往先圈定几个有希望的候选地带,再采用“淘汰赛”确定最终的一个或者几个胜出者。加权评分法就是其中一种比选的办法。
乳山核电项目最早可以上溯到1983年。那时正是国内第一批核电站大亚湾、秦山核电站的论证时期,山东也在胶东半岛选出了包括乳山红石顶在内的6个可能厂址。但是至今乳山核电站依然搁浅中。
经济观察报获得的一份最新资料显示,经过近30年的核电选址工作,中国已经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基本确定建厂条件成立的核电厂址67个,可装机规模约2.8亿千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经济发达的17个省份。广东占20.1%,福建为10.1%,湖北为7.2%,湖南为7.2%,浙江为7.2%,山东为6%。
目前列入国家核电规划厂址保护目录的沿海厂址约1.1亿千瓦,约占总厂址储备容量的50%。国家核电规划所列厂址主要考虑东部沿海、中部经济发达、能源相对匮乏的省份。
以核电储备厂址占比最多的广东省为例,除了陆丰核电站一期在此次拟定开工的沿海项目名单里之外,还有诸多拟建核电站,比如海丰核电站、揭阳核电站、韶关核电站、肇庆核电站等。深圳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经济观察报,“广东省政府一直非常支持核电发展,这些项目是因为日本核事故而搁置的。所以厂址选好了并不一定会成功上马”。
一位核电安全专家认为,核电站选址目前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国家对核电站的标准始终如一,而适合的核电站厂址也在几大核电巨头瓜分之下,变得越来越稀缺。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