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下午举行的“南水北调 陕西贡献”集体采访活动中,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省环保厅总工程师郝彦伟、省住建厅副厅长韩一兵、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范民康向与会记者介绍了陕西省南水北调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说,陕西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汉、丹江流域在陕西境内流域面积为6.24万平方公里,涵盖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 28个县(区),为中线工程提供了70%的水量。为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陕西和陕西人民都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和牺牲。
管水先管人 护水从管好吃喝拉撒做起
想要管好水,首先得从人管起,管好人的“吃、喝、拉、撒”,说白了就是要改变广大群众的生活习惯。陕西尤其是陕南三市,通过移民搬迁、两厂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管好了汉、丹江流域的人,管好了汉、丹江这泓清水。
陕南三市多土石山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河而居,上山开荒是沿袭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然而这样的生活方式极易导致水土流失,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这不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安全,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带着群众施下的化肥等流入江里,也为水质安全带来许多隐患。
对此,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要改变这一现状。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介绍,2011年陕西省开始实施以生态、避险和扶贫为目标的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投资1139亿元,对60万户共240万人实施移民搬迁安置。截止2014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469亿元,26万户88万余人实现搬迁。
群众搬迁后,陕南三市立刻着手生态修复工作。陕西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范民康说,“十二五”以来,陕南三市实施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507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209万亩。通过造林绿化和森林抚育,陕南三市森林面积已达63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
除此之外,陕西省水利厅还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进行水土保持和控制面源污染工作。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说,通过治理514条小流域,陕西省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1.1万平方公里。项目区年均保土能力达到5000万吨,蓄水能力达到4.3亿立方米,控制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物下泄率达40%。
而搬迁的群众会不会产生新的污染,为此陕西省住建厅副厅长韩一兵说,为了防止县城或者集镇因人口增加而产生新的污染。截至目前,陕南地区已建成运行城镇污水处理厂28座,日处理能力49.75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78.3%,较2013年提高5.2%。建成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28座,日处理能力0.39万吨,处理率达89.5%,较2013年提高11%。已经实现了县(区)以上的“两场”全覆盖。此外,陕西省南水北调办主任朱昱也提到,陕西省将建设30个镇级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而目前已开工24个,2015年底前可全部建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