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基尧作重要讲话 徐光春宣布黄羑段工程开工 郭庚茂作动员讲话 张野王全书李柏拴刘满仓出席
2009年1月4日
2008年12月26日,河南省召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北连线建设誓师动员大会,动员全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激励广大工程建设者在工程建设中建功立业。中线黄河北~羑河北工程(简称黄羑段工程)同日开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出席动员大会并作重要讲话。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出席会议并宣布黄羑段工程开工。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作动员讲话。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张野、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柏拴、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出席动员大会。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王树山在会上介绍了中线河南段工程建设情况,中线建管局局长石春先和河南段参建单位代表、焦作市负责同志分别在会上发言。
张基尧在讲话中指出,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全长731公里,既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又是受水区,是投资最多、任务最重、责任最大的省份,在整个中线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委、省政府对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为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自2006年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穿黄工程、安阳段工程、南阳试验段、新乡潞王坟试验段等在建工程进展顺利,征地拆迁工作和谐推进,库区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启动,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工作深入进展,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加大,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水质标准。河南南水北调各项工作认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并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逐级负责、严格管理等基本原则,走出了一条科学建设、团结建设、和谐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氛围、社会氛围和建设氛围。
张基尧强调,黄羑段工程是继中线京石段工程建成通水后,又一段连线建设的控制性工程。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工程建设中,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建委会的部署,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进一步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严格质量安全责任制和终身追究制,切实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要认真落实工程投资静态控制和动态管理规定,优化设计,规范市场,创新工艺,强化管理,努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切实控制工程建设投资;要扎实做好征地搬迁工作,坚持文明施工,促进和谐建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工程建设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秩序;要加大建设资金的管理、监督和审计,加强制度建设,严格制度落实,确保建设资金使用规范、合理、透明。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有效控制投资的前提下,要全力加速推进黄羑段工程建设,为早日实现工程建设目标和从容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作出积极贡献。
郭庚茂在讲话中强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缓解河南省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确保河南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省将坚持服从国家大局、关注群众利益的原则,整合一切优势资源,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临战的姿态,全力做到保证环境、保证服务、保证质量、保证进度、保证安全,确保工程建设在河南境内顺利进行,努力把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工程建成一流工程、廉洁工程、生态工程、利民工程、和谐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加高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全线自流到北京、天津。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南水北调中线石家庄至北京的应急供水工程已建成通水,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混凝土坝54个坝段中已有45个坝段加高到新坝顶高程,河南境内的穿黄河工程、安阳段工程、新乡和南阳试验段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截至2008年11月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82.3亿元,占中线在建设计单元工程总投资的64%。
此次开工建设的黄羑段工程担负着向黄河以北地区的输供水任务。工程起点为黄河北岸穿黄工程出口,终点为汤阴县驸马营村羑河交叉建筑物出口,线路全长195.252公里(不含潞王坟膨胀岩土试验段1.5公里,其中渠道总长179.612公里,建筑物总长15.640公里),各类交叉建筑物279座。黄羑段工程设计总工期为36个月,静态总投资为162.18亿元,总投资为171.12亿元。该段除承担向黄河以北的输水任务外,还可以向河南省焦作、新乡、濮阳、鹤壁4个省辖市和辉县、卫辉2个县级市及温县、修武等县供水。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