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区,新目标
“我们今年的目标之一是在现有的信息系统基础上,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建立BI(商务智能),这是今年立项的重头系统,我们的BI是根植于现有信息能够提取的,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施轶华具体介绍了未来常林信息化的新目标。
“另外一个就是关于ERP,现在的版本因为开始较早,无论是架构基础还是后续延展和适应度上都有一些问题,我们和合作的公司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当前和佳软件新推出了构件化,我们今年先把营销部分全部升级到ERP构件化的平台上,因为常林在明年下半年将整体搬迁到新厂区,新厂区的建设目标是‘经营规模翻番,再造一个新常林’。由此整个流程架构,包括整体的网络支撑,信息体系的实现都会面临新的考验,所以现在我们做的工作一方面是前期的评估,像营销这块比较稳固,我们就先把它升级,后面再根据新的生产组织架构、新的质量控制要求,再把现有的ERP全部升级到构件化的ERP上去,这也是一个比较慎重和大工作量的事情”。
并且,“我们现在的应用也是尽量深化发展,包括像MES的建设,就是生产精益化的推进;包括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都已经纳入调研和方案制定的日程当中,确保我们新厂区得网络基础构建、信息系统的优化升级以及集成化的深化完善,都能有一个质的飞跃。”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现在的老厂区是1961年建厂,像网络架构等设施都是一点一点扩建来的,先进度有很大差距,施轶华同时评价,“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提升常林的智能化和先进性的水平,当然谈到先进性我们还是始终强调适度、适用,一定是自己需要的,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先进技术来更好的解决企业的问题和需求。除了决策支持和现有的系统升级之外,我们也在做PDM,以往的PDM特别是国产PDM更关注于工艺数据的管理,但是对于生产过程控制,研发的每一道流程化管控相对比较薄弱,现在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探讨,包括了解更多其他先进的系统,使项目升级和优化,希望能够进一步把产品数据管理推向全过程的产品数据管理,能够跟ERP和未来的MES之间实现更加紧密地融合”。
信息化作用显性化
谈到未来一段时间的项目目标,施轶华强调,“未来的目标我们将紧扣需求,抓住新厂区带来的契机,从根本上提升、完善和发展集成化和智能化,为管理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使把信息体系的作用更加显化,现在信息化的推进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更多看不到的信息化作用显性化,通过信息化的强力支撑,让各个环节感觉到这是信息化独一无二的作用--它能做到的,其他的做不到”。
“在产品智能化方面我们现在还做了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就是有一些‘物联网’的雏形。我们现在开始做试行,在出厂车辆上装配GPS定位系统,同时总厂设有一个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来跟GPS技术之间做集成,这样可以了解车辆离厂之后的跑动情况、工作状况、技术参数以及是否发生故障,如果产生故障数据会远程传回技术服务部门,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服务和更有质量保障的技术改进,包括未来计划的融资租赁等有广泛前景的项目。”施轶华胸有成竹的讲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