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进河北钢铁集团公司,看这家既有国际一流生产高档产品的生产线、又有着众多生产普通产品的生产线;既有5000万吨的庞大产能、又在利润率上苦苦挣扎的企业,在逆境中如何应变和调整。
控制产能:“十二五”不再增加一吨产能
在河北钢铁集团生产经营一线的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利润”。集团市场部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周要公布利润排行榜,令各分公司盈利情况一目了然。集团邯钢公司的调度主任任志刚说,产得多不一定赚得多,要以效益最大化为原则组织生产。销售总公司负责人说,现在接订单不图量,而是图利润图效益。
的确,“微利时代”,利润为王。在河北钢铁集团,“微利”直接导致以销定产这一钢铁企业传统的生产组织原则,逐渐被以利润定产取代。
不盲目追求产量,是以利润定产的直观表现。当前,多数钢材产品市场价格长期在成本线上下徘徊,钢厂卖得出产品也不代表能赚钱。去年10月26日,邯钢,这个河北钢铁集团的主力钢厂就主动把应该在12月底检修的一座3200立方米高炉,提前两个月进行检修,这样便可每天减产8000吨,用以应对市场波动和钢价下跌,至年末才重新恢复生产。“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因为没有利润主动放弃了一部分订单,1月份虽然所有高炉都开动生产,但生产计划仍旧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万吨。”任志刚介绍。
其实,早在3年前河北钢铁集团成立之初,以效益为主导的思路就已经确立。董事长王义芳回忆说:“集团一成立就是国内产能最大的钢铁企业,可我们却从来不敢称‘老大’,原因就在于我们大都是低效益产能,产品档次又不高、效益又不好,不能称为‘老大’。”
“集团决策层意识到,不能再走靠扩大规模赚钱的老路,否则,生产越多,亏损越多,赔钱赚吆喝,白忙活一场。”王义芳说。2011年,河北钢铁集团正式提出,“十二五”期间将“不增加一吨产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南正规平台 ”。 |
特别注意 |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