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高铁:推动长三角“同城效应”升级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腾讯微博 更多
自选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文字大小:【】【】【

    26日,沪杭高铁开工,建成后沪杭间最快在30分钟之内即可直达。专家认为,沪杭客运专线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地区快速铁路网,长三角“同城效应”可实现升级,这对于我国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铁路建设具有示范意义。

    沪杭半小时直达 “同城效应”升级

    记者从上海铁路局了解到,根据以往的经验,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将开行“大站停”和“站站停”两类列车,因此,设计时速目标值为350公里的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建成后,沪杭间最快在30分钟之内即可直达,比沪杭动车组列车还要快近50分钟。两地旅客往来将更加便捷,“同城效应”将进一步升级。

    同时,沪杭铁路客运专线还将与京沪、沪汉蓉、杭长快速客运通道及沿海铁路紧密衔接,并与杭甬、沪宁、宁杭等铁路组成长三角地区各主要城市间“1至2小时交通圈”,对于进一步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增强区位辐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既有的沪杭铁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运输要求。尽管上海至杭州的动车组列车发送密度已经很高,但每天班次基本都会满员。因此,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可进一步释放运能,大幅提升通道整体的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

    完善长三角铁路网“微循环”

    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客流、物流的快速流动,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受益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2008年,上海铁路局旅客发送量突破2亿人次,位居全国18个路局前列。

    据了解,上海铁路局于大提速第一阶段开行的38对动车组列车中,有34对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长三角城市群之间奔驰。目前,以沪宁、宁杭、宁安城际铁路和沪杭甬客运专线为构架的长三角新型快速客运网正在推进之中。

    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投用将进一步完善长三角铁路网“微循环”。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授孙章说:“沪杭铁路客运专线属于干线铁路,是我国运行标准最高的铁路线,其与城际铁路的区别在于,干线铁路是跨地区的高速、重载线路,速度快、站间距大,而城际铁路主要用于沟通区域内的主要城市,停靠站多,运行列车有快有慢。因此,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满足中、长、短途不同旅客的出行需求。”

    孙章介绍,为配合2010年世博会,沪宁、沪杭铁路客运专线相继开工,在上海周围形成“两翼”,这是铁路建设部门抓住了机遇。沪杭铁路客运专线除了满足区域内的运输需求外,还将与京沪、沪昆线联系,既完善了区域内的“微循环”,又推进了与区域外“大循环”的沟通。

    专家:长三角铁路网建设具有示范效应

    交通是经济之母,铁路是交通之母。孙章认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同城化、一体化需要以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为前提,由此推动产业布局的调整。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铁路建设应当有所偏重,这不仅是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也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长三角铁路网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其规划和建设具有示范效应。

    当前,国家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拉动内需,是经济发达地区优化铁路网络建设的重大机遇,也是释放地区经济潜能,扩大经济辐射面的良机。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强调,区域协作说到底,实际上就是加强沟通和交流。而要达到协作的目的,基础性的支撑就是铁路。要靠一个完善的快速的交通网络,特别是铁路的交通网络来支持,才能促进地区之间比较均衡地发展。

    孙章说,随着长三角地区新建铁路线的陆续开工,长三角铁路网越来越密集。同时,正在建设之中的京沪高速铁路将充分带动环渤海和长三角两个经济圈的人流、资源流、资金流,我国“哑铃”形干线铁路网雏形初显。此外,珠三角城际铁路网也在建设之中,我国铁路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来源:新华网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图片新闻

网友评论

关于6300-- 本网动态--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信息--友情链接--在线征稿--设为首页
客户服务: 6300#6300.net(发邮件时请把#改成@)    服务热线:0754-88650996 88363699 研发中心(深圳):0755-33319889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 © 1999-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