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形势好于预料 储备性政策立足中长期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腾讯微博 更多
自选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文字大小:【】【】【

  经济复苏仍需努力

  底部正在出现,复苏值得期待,但困难不容低估,保持可持续增长的中长期结构性调整仍然是政策重心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8%,CPI、PPI分别为-0.6%和-4.6%。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明显高于此前对GDP增幅在5%左右的市场预期。此前一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也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的判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去年10月份以后出台的政策,在今年一季度就见到明显成效,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预计扩大内需增加投资的效果在二季度会更清晰地反映出来。

  但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内外部环境还十分严峻。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强调要加强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做好预案,以有效应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如何看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中国经济复苏走势如何?还有哪些政策空间可以拓展?哪些措施需要完善?本刊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宏观经济方面的权威专家。

  经济形势好于预料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信息,就是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已经得到了初步的遏制。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室主任王小广指出,从经济数据来看,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中央刺激经济政策的效用已开始显现,他预计,二季度GDP增长可能会达到7%以上。

  张立群对本刊记者表示,“一季度经济企稳主要还是内部的因素在起作用。也就是说,一季度中国经济可能就是一个底部了。”因为第一季度与去年10月份相隔时间比较短,很多投资项目安排都需要时间,而且一季度大部分时间是冬季,不适合于开工建设,“这些都意味着未来的政策效果会更加明显,投资的效果在二季度会更清晰地反映出来。”

  姚景源指出,两驾马车保持较好的增长,出口这驾马车仍在降,但是降幅在缩短。

  具体来看,姚景源以三个产业中,以对当前中国经济最为关键的工业为例,工业增长速度1-2月份是3.8%,3月份是8.3%,去年10月份是8.2%,这意味着3月回到去年10月的水平上了。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变化趋势,今年3月,全国用电量同比减少1.4%,而1-2月用电量数据同比下降4.4%。而且,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一季度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07%。

  在姚景源看来,一季度之所以经济增长好于预料,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一季度新增信贷投放总量4.58万亿元,占了此前确定的全年新增贷款5万亿元目标的90%以上。

  从企业家信心指数来看,今年一季度全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01.1,比上季度提高了6.5点;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为105.6,虽然比去年四季度回落了1.4点,但相对去年四季度比三季度21.6点的回落,降幅明显收窄。

  综合以上观察,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认为,虽然还不能得出已经回暖的结论,但可以说经济下滑的势头稳住了,“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回暖的有利因素在积累、在增加,下半年的经济会有明显回升。”

  重在中长期结构调整

  “不能以为速度回来了就万事大吉。”张立群提醒说,中国经济这一轮调整,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还是面向中长期的结构性调整。包括内外需比例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一系列矛盾的解决、体制机制方面的完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等等。“这些方面的工作才是根本性的,应该争取在这些方面见到更明显的成效,这样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会明显提高。”他说。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认为要理性看待一季度的“回暖”。虽然经济回暖迹象显现,但政策应注重调结构,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可能加剧经济结构性失衡。比如,由于4万亿元刺激政策中重投资而轻消费,有使经济中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在他看来,受收入增长的限制,未来我国消费持续增长动力不足。虽然一季度我国消费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但已经呈现环比增幅放缓的趋势。加上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盈利下降、失业率上升等都将导致居民收入增长下降,不利于消费的持续增长。

  相对于宏观的向好,唐建伟提醒,微观企业的运行并未根本性改观。首先,企业开工率仍然不足,目前生产完全饱和的企业较少,很多企业的长期订单都变成短期订单;其次,企业效益下滑明显,今年1-2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37.3%,从去年9-11月4.98%的低水平增长基础上继续下降了42个百分点。

  从行业发展来看,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行业相对较好,而采矿、化工、橡胶、非金属制品、钢铁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

  反过来说,对一些看似“刺眼”的数字也要客观分析。例如,对于CPI的负增长,王小广指出,CPI数据是一个滞后的反映,受金融风暴的影响,目前出口和国内的需求还是在往下走,而供给能力仍然旺盛,所以CPI的下降是正常的。

  而对于经济先行指标PPI,姚景源指出,一季度-4.6是同比数据,从短期经济当中更重要的环比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为-1.4、2月份-0.7、3月份-0.3,这表明工业产品价格在下降,但环比状况渐好,则表明趋势是在逐渐好转。

  储备性政策立足中长期

  受访的多位专家都认为,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面临着出口下降幅度较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民间投资意愿偏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财政收入下降、就业压力很大等难题。

  对于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的效果,有专家坦言,中国经济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现在定论还为时尚早。针对是否会进一步加深产能过剩的矛盾、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担心,专家认为,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调整,可保证投资的质量。

  4月初,中央已经派出24个调研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调研,重点内容是新增投资是否用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的情况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一季度例会明确提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要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此,受访专家分析,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延续性,全年实际放贷会大大突破计划。开放一点的估计是8万亿-9万亿,即便保守一点,也可能超过6万亿。这个数字相对于以前的4万亿来说要巨大得多。即便是没有明确的新的经济刺激方案,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表明未来贷款发放的巨大空间。而且,“既然起步这么快,后面也不可能出现急刹车。即使刹车也是缓刹车”。

  不过,银行业人士分析说,在未来的放贷方向上可能会有所调整。3月份,企业新增贷款中,短期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上升至25%,环比上升了10.21个百分点,短期贷款的增加意味着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可能得到了缓解,而中长期贷款占企业新增贷款仍接近5成的比例,说明贷款仍然更多地流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为此,专家建议,应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融资难问题。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见底的外部环境,今年依靠外需的难度相当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表示,应立足于国内需求,“国内需求一个是消费,另外一个就是投资。”

  对于消费“短板”,受访的专家指出,4万亿元投资方案是为了扭转经济下滑的趋势,其着重点仍偏重于短期目标,后续的手段应更多地着眼于中国经济转型,着眼于解决深层次问题,偏重长远目标。而扩大消费,正是旨在注入真正的增长动力。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认为,首先,从刺激消费这一块来说,主要是要刺激农民的消费。农民的消费边际倾向比较大,存在许多潜在的消费需求,除此之外还要打破“二元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区域发展很不平衡,落后的地区还是农民多,农民的消费起来了,生活水平起来了,那么地区差距就会缩小。”他指出,不论是从当前的发展阶段来说,还是从迅速摆脱外需减少的压力来说,未来都应该把重点放在刺激农民消费上。

  从具体措施建议上,高辉清认为,要继续推进城市化、城镇化,逐步减少农民的数量;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加大力度,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把过去欠的账给补起来,大力加强“以工补农”的力度。

  “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以牺牲国内需求,特别是国内消费为代价。”世界银行有关专家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提高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提高居民收入,“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部分政策似乎都是以刺激投资为主导的,对消费也有一些政策支持,但这个领域可以做得更多。”

  “要真正地刺激消费,主要还是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增加公共支出,在公共卫生、医疗、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可以继续加大力度,以带动民间投资。”祝宝良建议。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打 印    关 闭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证实,仅供您参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已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特别注意 本网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本网论坛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论坛的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图片新闻

网友评论

关于6300-- 本网动态--联系方式--免责声明--版权信息--友情链接--在线征稿--设为首页
客户服务: 6300#6300.net(发邮件时请把#改成@)    服务热线:0754-88650996 88363699 研发中心(深圳):0755-33319889
 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 Copyright © 1999-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302
Baidu
map